澳門暖冬遊 | 美食&休閑,冬日的最佳治癒
2021-12-22
年末,許多人都在計劃用一場休假旅行為即將結束的2021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而身兼休閑玩樂與美食之都的澳門就成了很多人的出行選擇。澳門是繼成都和順德之後,第三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全球創意「美食之都」的中國城市,從米其林餐廳到街頭美食,從葡國菜、粵菜到正宗的澳門菜,多元化的美食並駕齊驅,讓遊客有機會解鎖澳門各種文化背後的美食密碼。
壹 姓名“非洲雞”,卻來自澳門
非洲雞首先要經過烤制,再淋上野生辣椒醬,風味獨特。辣椒醬是由胡椒、香草組成,有些地方還會加一些咖喱醬調味。
如果要提名澳門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非洲雞肯定是一道繞不過去的經典佳肴。據說,這道菜是由已故廚師Américo Ângelo發明的,靈感就來自他在 1940 年的莫桑比克之旅。
他用沿途獲得的非洲香料,搭配辣椒、洋蔥、大蒜、辣椒粉腌制好的雞肉,澆上檸檬、黃油、椰子醬,再配上碎花生,烤至鬆脆,烹飪出了這道充滿亞洲風味的非洲雞。雖然葡萄牙人曾隨西方貿易踏遍世界,但非洲雞卻是獨屬於澳門的特色美食。也曾有人說過它是莫桑比克的傳統美食辣子雞 (piri-piri chicken) 的“豪華進階”版,但無論是從原料的選擇還是搭配椰奶和椰絲的烹飪手法來看,非洲雞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充滿東南亞風味的美食。
非洲雞在澳門歷史悠久,無論是茶餐廳還是亞洲風格的西餐廳都能尋見其蹤影。遊客來到澳門,一定要打卡以正宗澳門菜而聞名的海灣餐廳(Restaurant Litoral ),其非洲雞口味豐富,讓人食慾大開。還有適合遊客用餐的美心亨利餐廳 (Henri's Galley),來這裏點上一道經典美食,與老一輩土生葡人一邊聊天一邊享受美食,在就餐過程中不知不覺感受着來自澳門的多元文化的浸潤。此外,由已故廚師 Dame Aida de Jesus 創立的利多澳門餐(Riquexo)也深受當地人和遊客歡迎。餐廳位於小巷邊,菜單中有許多傳統的家庭式澳門菜,不僅有美味的非洲雞,還有家喻戶曉的澳門土生美食——免治 (Minchi)。免治由肉末、土豆、洋蔥烹飪而成,食用時還會放上一顆太陽蛋,葡式風味濃郁,十分適合嚮往澳門多元文化的遊客前來品嘗。
貳 葡式蛋撻——不僅是美食,更是城市名片
著名的澳門葡式蛋撻是由英國藥劑師Andrew Stow創造的,他也是安德魯餅店的已故創始人。
作為澳門美食的一張美食“名片”,葡式蛋撻一直名聲在外,每年專程為了品嘗正宗葡式蛋撻而到訪澳門的遊客不在少數。葡式蛋撻(Pastéis de Nata)實際上問世於18世紀,是由熱羅尼姆斯修道院 (Mosteiro dos Jerónimos) 的修女們無意中創造出來的。當時,修女習慣用蛋清漿洗衣服,於是便用剩下的蛋黃做甜點,久而久之成了當地一道特色點心。
後來,一位英國人Andrew Stow在葡萄牙吃到傳統點心葡式蛋撻後,在其食譜上加進了自己的創意,並於1989年在澳門路環島開設安德魯餅店——用豬油、麵粉、水和蛋,以及英國式的糕點做法,創作出如今廣受歡迎的澳門標誌性小吃——葡式蛋撻。
旅行社在向遊客推薦澳門美食打卡地時,一定別忘記安德魯餅店(Lord Stow's Bakery)這一經典美食打卡地。安德魯餅店創立於1989年,可以稱得上澳門葡式蛋撻的鼻祖。遊客可以優先前往安德魯餅店位於路環島上的總店,享用剛出爐的葡式蛋撻。蛋撻內陷帶着奶香味,蛋味十足,撻皮酥脆層次分明,酥脆可口,不經意間讓人體驗到了一場味蕾與美食的奇妙“邂逅”。
澳門另一家有名的蛋撻茶餐廳是位於官也街附近的新好利咖啡(San Hou Lei Café),其中店內最吸引遊客的便是燕窩撻。奶白色撻心嫩滑誘人,撻皮酥香可口,令許多遊客慕名前來。店鋪大隱隱於市,距離熱鬧的官也街很近,除了當地人和遊客,這裏還是許多明星的美食打卡地。除此之外,店內還有豬扒包、牛腩豬扒面等澳門美食,供食客選擇。
叄 豬扒包,街頭文化中的美食代表
簡易澳門豬扒包以及同款牛扒包,都可佐以香茶,打造完美搭配。
豬扒包(Pork chop bun)的“豬扒”就是“豬排”,豬扒包的造型類似於一種中式漢堡,通常是用一個塗上黃油的麵包裏面夾著一塊豬排。豬排可以是煎熟或油炸,亦有水煮後再煎熟的做法。雖然許多中葡混血的澳門人不認為豬扒包是傳統的家庭美食,但作為澳門的特色美食之一,其一直被認為是葡萄牙豬扒包( Portuguese bifana pork sandwich)的“表親”。
據說,曾經的一位葡萄牙官員因為太過想念澳門家鄉美食——葡萄牙豬扒包,於是便讓當地的咖啡館混合了澳門本地的佐料和葡萄牙風味的香料,製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豬扒包(Pork chop bun )。因為腌制豬排時用到的佐料中添加了月桂葉,而月桂葉是葡萄牙美食中常見佐料,因此澳門豬扒包帶有很濃烈的葡萄牙和亞洲風味:豬排需用月桂葉、五香粉、大蒜等佐料混合腌制。然後放進油鍋內煎至兩面金黃,最後放入塗滿黃油的葡萄牙麵包內,咬上一口,唇齒留香。
作為澳門著名美食,豬扒包可以說在澳門茶餐廳隨處可見,但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大利來記豬扒包(Tai Lei Loi Kei),每天來這裏排隊點購的遊客和當地人絡繹不絕。店內不僅有傳統豬扒包,還有創新的焦糖菠蘿包,外層香甜,搭配的豬排軟嫩富有嚼勁,味道濃郁,堪稱一絕。為防止排隊浪費時間,遊客可以提早到茶餐廳購買,也可以在黑沙海灘遊玩過後,架起烤爐自己烹飪。鮮嫩多汁的豬排配上塗滿黃油的葡萄牙麵包,在輕柔的海風中,食客大快朵頤之時,還能體味到在齒間流轉的澳門風味。當然,除了風靡的豬扒包,牛扒包也是遊客不錯的選擇,可以前往Ou Mun咖啡廳或者Ocean Corner咖啡廳,點上一份鮮嫩多汁的牛扒包,再搭配一杯香濃咖啡,絕對不枉此行。
肆 木糠布甸——“木屑”也能帶來甜蜜
這可不是提拉米蘇,而是澳門的特色甜點,用奶油作基本材料,加上其他材料調配後,混合、冷凍而成。
木糠布甸(Serradura)是澳門別具特色的葡式甜品,是一道起源葡萄牙但又與澳門本土風味完美融合的經典甜點。木糠是指餅乾碎,布甸即是布丁。傳統的木糠布甸是用奶油作基本材料,加上其他材料調配後,混合、冷凍而成。因為吃的時候會在上面撒上一層瑪麗餅屑,而這一層餅屑看上去十分像木屑,因此得名——木糠布甸。
旅客可以在海灣餐廳(Restaurant Litoral )享受完經典的土生葡國菜後,來上一份木糠布甸作為餐後甜點,給這趟美食之旅畫上完美句號;亦可以在官也街閑逛時,到莫義記(Mok Yi Kei)點上一份蓬鬆的木糠布甸,一邊享受旅遊的閑適,一邊沉浸在美食的甜蜜之中。
伍 “8餐廳”讓美食成為藝術盛宴
藝術與文化在澳門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而“8餐廳”(The Eight)的點心主廚遊華輝則通過精湛廚藝、精緻菜肴展現出來,讓食客大快朵頤之時還能享受一場藝術盛宴。
“8餐廳”的點心是藝術與烹飪的完美結合,自開業以來,“8餐廳”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座用點心創造美食藝術的餐廳,四十多種不同點心給食客帶來藝術和味蕾的美妙“碰撞”。例如店內經典點心——藍天使蝦金魚餃、黑松露翡翠龍蝦餃,雙雙擺放在形似魚缸的精緻器皿內,象徵著“健康和活力”;還有荷包型河蝦油酥,象徵著“吉祥納財”等,這些精緻點心無一不承載着中國人對於美好事物的祝願,是藝術與美食的完美融合。
多元文化交流的融合,造就了澳門獨具特色的節慶文化。這裏既有中國傳統的春節、重陽節,也有復活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在節慶活動之外,澳門每個月都有數場城市節慶與賽事活動等待與市民和來訪的遊客“偶遇”。
安排一場秋冬完美假期,在澳門享受節慶氛圍
1/ 澳門光影節,夜幕下的流光溢彩
自2015年起,由澳門特區政府舉辦的澳門光影節每年都會在澳門多個景點和歷史建築上演,是一場獨屬於澳門的光影盛事。今年的澳門光影節於12月4日正式開幕,並持續至2022年1月2日。通過光雕表演、燈飾裝置、互動遊戲及一系列活動的設置,澳門光影節將創新的影像技術與本地文化藝術巧妙融合,為市民和旅客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讓觀賞者有機會從光影藝術的角度欣賞澳門的夜景和了解澳門的歷史文化。
2/ “翱遊澳門”無人機表演劃破夜空
12月4、11、18、20及25日,“翱遊澳門”無人機表演盛會(Light Up Macao Drone Gala)在澳門耀目上演。300架整裝待發的無人機將點亮南灣湖的夜空,為遊客與澳門市民帶來連場璀璨的視聽盛宴。“翱遊澳門”無人機表演盛會是澳門特區旅遊局全新推出的夜間表演专案,利用科技、2D及3D立體聯動設計,配合燈光、音樂等元素,將人文藝術與科技相融合,是一場全新的夜間娛樂专案。建議在晚間休閑時段選擇適合的場次前往觀賞。
精彩澳門 等你來打卡!
圖源:澳門旅遊局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