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於「燈塔」的真實故事圖文集,帶你抵達世界盡頭的34座孤獨燈塔!
2023-05-08
“毫無疑問,世界盡頭的燈塔是一簇穩定的光芒,無需擔心哪位船長會將它跟另一束光線混淆,因為在那些地方沒有任何其他燈塔。”
——儒勒·凡爾納《世界盡頭的燈塔》
這是一本關於34座燈塔的真實故事的圖文集。
本書讓讀者穿越地理和文學,抵達世界盡頭的34座孤獨燈塔。
跟隨書中100+張唯美插圖,開啟一場前所未有的浪漫探險,聆聽燈塔與人的獨特故事:
盲視的燈塔守護者、船隻神秘失蹤事件、離奇的鳥類滅絕、鬼魂、愛倫坡未完成的作品、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童年……
那些失落在島嶼邊緣、大陸邊際的燈塔背後,還有一個個獨特的歷史地理背景:
阿拉斯加的埃爾德雷岩燈塔為淘金熱下的亡船祝禱,卻發生了神秘失蹤事件;
鳥糞是19世紀初炙手可熱的原料,美洲納瓦薩島因遍布“白金”而引人登島,時過境遷只剩燈塔孤獨佇立島上;
大洋洲阿美帝燈塔與布列塔尼海岸浪漫對望,法國殖民留下的島上監獄殘酷得刺眼……
每個故事都附有燈塔手繪圖、地圖、建築結構圖和燈塔護照(如燈塔的光線範圍、高度、建造年份、坐標等)。
34座被遺忘在世界角落的燈塔,構成了這本獨特、唯美、治癒、文藝的小書,適配居家白日夢與外出旅行。
在一次家庭聚餐中,我提到自己打算寫一部關於燈塔的書。我的父親幾乎難以置信地望着我,驚呼道:“關於燈塔?可你跟我一樣是個旱鴨子!”他說得沒錯:我出生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內陸地區,除了短暫的幾年,一直生活在遠離海洋的地方。因此,我必須提醒讀者,隱身在這本書後面的是一個“騙子”。雖然我對於燈塔的嚮往由來已久,甚至有時會感覺自己迫切需要逃到加利西亞或阿斯圖裡亞斯的某個海角,躲進燈塔——也許您也產生過同樣的念頭——但我要不無遺憾地告訴您:很不幸,在這方面我根本不是什麼專家。
這個念頭由來已久。我一直希望利用自己日常接觸的材料編纂一本書:文本、繪畫、地圖、照片……這些都是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常常在我手中傳遞的要素。有一些書籍曾令我陶醉,受它們的啟發,編寫一部詩意地圖集的想法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以地圖作為插畫,裝點短小的故事,這些故事能讓我們離開舒適的座椅,動身前往遙遠的地方旅行——但我需要一個契機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這本關於偏遠燈塔的小書如今能夠出現在你的面前,要感謝一系列的偶然事件。一方面,一個名為“南方之北”的樂隊委託我設計唱片封面,我立馬有一個直覺——應該畫幾座豎立在小行星上的燈塔。它們仿若漂浮在天際,光芒投向外太空,這種夢幻般的形象十分相宜。為了完成這些插畫,我搜集了很多資料,就在這個過程中,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欣賞着一個又一個燈塔,讚歎不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發現了何塞·路易斯·比涅阿斯(José Luis Viñas)的《第六次滅絕:缺席的生物多樣性地圖集》一書。這是一部極富藝術性的作品,講述了一些鳥類物種的滅絕。在這部書中,我讀到了斯蒂芬異鷯和斯蒂芬島燈塔的故事,了解到這種新西蘭小鳥是如何神秘消失的。這神奇的故事令我如痴如醉,並開始尋找更多相關信息。我深深地沉迷於此,並通過某種方式,把它變成了自己的故事。不久之後,我驚訝地發現自己正在向朋友們講述這件事。毫無疑問,這是某種徵兆,預示着我很快將受困於某個偏遠的燈塔,也預示着我將會變成雷·布雷德伯里(Ray Bradbury)的故事《濃霧號角》(The Fog Horn)中的主人公。那是一個美妙的故事:在歌聲和燈塔光芒的召喚下,海怪從深海浮出水面,渴望擁抱燈塔。
這些奇迹般的建築中蘊含着一種既美麗又蠻荒的東西。也許這是因為我們意識到它們即將消失。燈光熄滅了,建築在逐漸崩塌。今天,雖然其中很多燈塔仍在繼續努力履行為水域照明的使命,但新的海洋通訊科技使它們的存在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船隻已經不再需要這些浪漫的庇護,新的導航技術——軌道衛星、GPS、聲吶、雷達——都使我們不再記得,燈塔曾是一些男人和女人們生活、工作的地方,而在很多情況下,他們的姓名從不為人所知。隨着時間的流逝,自動化航標的數量在增加,有一些燈塔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變成了旅遊目的地。還有一些沒有那麼幸運,被直接遺棄了。曾象徵著守候與保護的守塔人們,大部分也離開了自己的崗位。雖然這種生活方式即將煙消雲散,但我們還擁有他們的故事:一段時間的廢墟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着。在那個時期,技術和英雄主義是一回事,因為在這些燈塔上,尤其是在與世隔絕的燈塔,人類總須仰仗於自然的意志而存活。
因此,這並不只是一本關於燈塔的書。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我們看到在人性的鏡子中反射出的自己,反思人類在孤獨中生活的經驗,承認在生存的挑戰下我們不得不依賴於他人,並探索人類在極端情形下會遭遇何等悲慘,又會變得如何高尚。失去同類的庇護時所感受到的空洞,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地獄。相反,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比如查爾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離群索居是一種獎賞”。
儒勒·凡爾納所著的冒險小說《世界盡頭的燈塔》,靈感來自一座位於巴塔哥尼亞,曾在十九世紀末的短暫點亮過的小小燈塔。他描寫了洛斯埃斯塔多斯島——儘管從未踏上過阿根廷的土地,正如他也從未去過月球、地心,或深海。但無論如何,他構建了一個美妙的故事。近兩年來,我以同樣方式潛遊在信息的海洋里,試圖從暗影中辨認出光亮,使一些有時難以展現的故事變得歷歷在目。這裏沒有任何新的創造——本書中記錄的一切此前都曾在別的地方出現過。儘管身處現代的舒適環境,但我對它們卻如同老友般熟識,甚至能夠感受到狂風搖撼的窗戶,暴風雨之後的與世隔絕,以及在濃霧中虎視眈眈的孤獨。
牆上掛着一幅巨大的米其林世界地圖。在那段奇妙的時光里,每天我都放任自己的視線迷失在地圖畫面上,跟隨着偶然性的指引,或辨認一個標註在黑點旁邊的名字,或觀察一個由線條框定的空間,迫使自己開啟一段想象的旅行,並在瞬間被傳送到那裡。也許正因如此,我將這本書構思為一部地圖集。然而,如果說我在地圖上看到的世界是廣闊而無垠的,那麼這本書卻是簡短而有限的。選擇在地圖上展示哪些地點,隱藏哪些位置,成了最複雜的問題。我也很清楚,許多偉大而迷人的燈塔都承載着引人入勝的故事,本書卻未能盡數收入。
我希望,通過這些故事、繪畫和航海圖,你能在遙遠的時間和無垠的空間里展開一次史詩般的旅行。書中的這些旅行時而艱辛晦暗、時而振奮人心,但願你也像我一樣樂在其中。
何塞·路易斯·岡薩雷斯·馬西亞斯
——摘自貝頁《世界盡頭的燈塔》
作者: [西] 岡薩雷斯·馬西亞斯
出版社: 文匯出版社
出品方: 貝頁
原作名: BREVE ATLAS DE LOS FAROS DEL FIN DEL MUNDO
譯者: 羅秀
出版年: 2023-4
** 本文經貝頁圖書公眾號授權轉載。
0評論

0/240